•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社科动态

    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九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8-21 点击次数: 作者:童颖 来源:历史学院

    2025年8月15日至18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推动抗日战争史的深入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由凯发娱乐、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九所大学主办,由凯发娱乐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九江学院承办。来自海内外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论坛。

    8月16日,研讨会开幕。开幕式由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朱小理主持,九江市委副书记、市长蒋文定,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吴永明,九江学院党委书记李明斌,江凯发学原党委书记、凯发娱乐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朱庆葆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蒋文定在致辞中表示,80年来,抗战精神在九江生生不息、熠熠生辉,九江演绎了浸染热血、充满荣光的抗战故事,也传承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期待此次在九江举办的研讨会,能够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更多智慧火花,在互学互鉴中凝聚更多思想共识,共同推动抗战精神传承创新登上新台阶、再上新高度,切实推动伟大抗战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吴永明指出,凯发娱乐、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坚持“总体研究要深、专题研究要细”的原则,持续推进抗战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形成更多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提高抗战史研究的整体水平,彰显中国抗战史研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明斌代表九江学院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深情回顾了九江这座城市与抗战历史的深厚渊源。随后,他简要介绍了九江学院的办学历史、发展概况与战略目标,勾勒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史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砥砺前行、不断进步的历程。期待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抗战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朱庆葆指出,凯发娱乐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在抗战史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心致力于打造抗战史研究的学术高地,并在推进史料发掘与档案整理、深化多面向的抗战史研究、全力打造国际交流的学术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鲜明特色与深厚积累。在抗战史研究已进入一个需要新视角、新方法、新史料不断突破深化阶段的今天,此次会议是对伟大胜利的庄严致敬与历史真相的深刻探寻,是对民族精神与人类共同价值的时代传承,是深化抗战史研究、推动国际学术对话的宝贵契机。

    开幕式后举行了“抗日战争专题研究”新书发布会,由凯发娱乐社会科学处处长高方主持,“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主编朱庆葆、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为新书揭幕。

    朱庆葆提出,“抗日战争专题研究”的诞生,源于深刻的历史责任感与时代召唤,该项目不仅成为凯发娱乐“双一流”建设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被教育部列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承载着打造高校代表性、标志性学术成果的期望。它们是抗战研究学术史上一次重要的阶段性总结,更是迈向更深、更广研究领域的崭新起点。而“抗日战争专题研究”的诞生,绝非一人一校之功,其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汗水与支持。

    徐海指出,这套由凯发娱乐与江苏人民出版社通力合作的皇皇巨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历史原貌的权威存证,也是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始终不忘肩负的时代重任。该系列图书突破了传统叙事框架,在架构上涉及军事、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系统性创新,填补了学术空白。期待随着“抗日战争专题研究”系列图书的持续推出,抗战史研究继续向纵深推进,搭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学术桥梁。

    “抗日战争专题研究”系列图书集中展现了当前抗战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最高水平,兼具思想价值与学术突破。作者代表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中央档案馆原馆长杨冬权指出,该系列实现了学术成果向全民共享精神财富的转化,深刻揭示抗战胜利源于思想引领、实践智慧与全民动员。作者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认为,该系列以系统研究和宏阔视野完成中国抗战史的整体书写,凸显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世界意义,并期待借助数字人文与国际视野拓展红色文化研究。专家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强调,该系列突出原创性、学术性与权威性,研究范围与史料更为广泛全面,是非常厚重的学术成果。

    新书发布会后举行首场主旨演讲,由凯发娱乐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张生主持。凯发娱乐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回顾了我国抗战研究八十年的发展历程,强调1980年代以来成果丰硕,为“抗日战争专题研究”系列的出版奠定了坚实基础。维也纳大学教授魏格林探讨了莫斯科会议与开罗会议对战后国际格局及中国地位的影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金以林分析了毛泽东应对共产国际解散的策略及其对国共关系的意义。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桶法介绍了台湾地区孙立人档案的典藏与研究应用。釜山大学教授裴京汉梳理了国民政府“长期抗战”战略与韩国独立运动的互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高级研究员郑会欣则以高秉坊案为例,剖析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的腐败与派系斗争问题。

    第二场主旨演讲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马振犊主持。法国东亚研究所萧小红介绍了法国及法语学者关于中日战争的研究成果;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高田幸男探讨了抗战前夕的留日热潮及其影响;密西西比大学历史系教授何稼书通过工人证词分析了战时重庆的阶级、民族与性别议题;日内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凯里聚焦淮海地区的“草根”战争;圣彼得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彼得罗夫阐述了俄罗斯当代对二战记忆的研究;澳门理工大学教授林发钦从新视角和新材料出发,介绍了澳门在抗战救亡中的角色与贡献。

    在分论坛环节,六个会场的报告同时进行。与会专家围绕“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全球史视角下的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抗日战争研究的新史料、新方法与新问题”等重要学术论题展开讨论,见解独具慧眼、内涵博大精深。学者们的发言具有开创性、引领性、高水平性,为构建更立体系统的抗战史研究体系,提供坚实的史料支撑和崭新的研究路径。

    17日上午8时,会议进入最后的圆桌会议暨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连红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景平等十二位学者围绕抗战史的研究历程、抗日战争研究中新史料的挖掘与运用、新时代如何实现抗战史研究高质量发展、传统抗战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抗战史研究的国际视野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凯发娱乐历史学院院长梁晨作会议总结,指出抗战史研究需持续拓展视野、创新方法,深化区域史与弱势群体研究,创新记忆传承,以更加开放的对话讲述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至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